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排名,目前,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与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和癌症一起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全球四大慢性疾病。但是,我国公众对慢阻肺知晓率仍然偏低。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慢性支气管炎和(或)肺气肿严重到一定程度后在此基础上发生的一组具有气流阻塞特征的疾病,并可进一步发展为肺心病和呼吸衰竭的常见慢性疾病。也就是说它一般发生的前提是在慢性支气管炎和(或)肺气肿长期受到遗传因素或包括吸烟、粉尘和化学物质的吸入、空气污染、呼吸道感染等外因后引起气道、肺血管、肺实质炎症。
急性发作期可见到大量中性粒细胞,甚至为化脓性炎症,黏膜充血、水肿、变性坏死和溃疡形成,炎症导致气管壁的损伤-修复过程反复发生,进而引起气管结构重塑及瘢痕形成,使气流受限进一步加重(内因)。往往发病时会因气道产生痉挛而闭合,造成通气功能障碍,患者因气短和呼吸困难而使劲呼吸,导致呼吸肌疲劳,形成越堵越憋、越憋越喘的恶性循环,而且部分患者的气道受限不可逆转。所以说慢阻肺大部分患者只能控制或缓解,无法治愈。
由于慢阻肺缺氧致肺动脉痉挛、血管重塑,导致肺动脉高压,长期肺动脉高压导致右心室前负荷增加,供氧不足和做功增加的矛盾使右心室肥厚扩大,最终超过代偿能力而发生右心功能不全,这是慢阻肺最直接的并发症。
所以一旦被确诊为慢阻肺应注意一下几点:
1.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情,避免过度焦虑、兴奋及激动;
2.加强体育锻炼,尤其是耐寒能力锻炼;
3.吸烟的患者必须戒烟,并拒绝二手烟;
4.避免在通风不良的空间烧柴做饭、在室内生炉火取暖等。
5.积极预防和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秋冬季节注射流感疫苗;避免到人群密集的地方;保持居室空气新鲜;发生上呼吸道感染应积极治疗。
6.如有呼吸衰竭建议长期低流量吸氧,每天超过15小时。
7.一旦出现频繁咳嗽、咳痰、胸闷、气短症状,及早就医,防止并发症。
湘雅李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