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新冠肺炎年轻人不会死,所以不必重视

白癜风是怎么治疗的 http://m.39.net/pf/a_4699270.html

最近身边总是萦绕着这样的声音:听说年轻人得新冠肺炎不会死,所以不必重视?

实际上,新冠肺炎死亡名单中已经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了。

2月23日,医院/医院消化内科医生夏思思,女,29岁,救治无效去世。

2月20日,武汉医院/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医生彭银华,29岁,救治无效去世。原本,彭银华计划正月初八举行婚礼。

2月4日,香港首名新冠肺炎死亡案例,39岁,救治无效去世。

2月8日,吹哨人李文亮医生救治无效,34岁。

1月23日,湖北就出现当时最年轻新冠肺炎死亡患者。李某,男,36岁,年1月9日因“发热伴乏力3天”入院。入院时患者高热,拍胸片提示双肺感染,白细胞升高,诊断为病毒性肺炎。予以吸氧、抗病毒、抗感染、化痰、抗炎对症治疗。1月23日12时20分,突然出现心率减慢,出现心跳停止,血压下降。13时45分出现心跳骤停,向患者家属宣告临床死亡。

……

那么,年轻人患新冠肺炎后危重风险低就可以忽略吗?

这其实是一个如何做出选择的问题。

TED上有一个视频,关于我们如何在生活中做出更优选择,讲者给出了一个公式:[1]

做一件事的价值等于这件事的概率乘以成功后其带来的价值。

在新冠肺炎中,年轻人感染新冠肺炎后疾病进展为危重相对概率较低。新冠肺炎诊疗方案第六版中写明:高危人群为老年人以及有基础疾病患者;轻症患者大多呈现自限性。

此前的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点。权威医学杂志《柳叶刀》在1月29日上线的一篇最新论文中,医院在1月1日至1月20期间最早收治的99名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临床特征结果中,患者的年龄中位数为55.5岁,有并发症的老年男性更易感染新型肺炎;40岁以下的患者占比仅10%,一半病例患有心脑血管、糖尿病等慢性疾病。

但病情严重带来的损失却是巨大的。在新冠肺炎中,从早期轻微转化为危重往往是一瞬间的事情。有些新冠肺炎病人早期发病并不凶险,但后期会突然加速,病人很快进入一种多重器官功能衰竭的状态,甚至死亡。细胞因子风暴被认为是其病情转危的主要原因,不仅出现于老年患者中,年轻人也会有。

细胞因子风暴,是机体对于病毒、细菌、纳米材料等外界刺激所产生的一种过度免疫。细胞因子风暴中,细胞因子与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之间通过特定的正反馈机制,使多种细胞因子在组织、器官中异常升高,最终导致单器官或多器官损伤、功能衰竭而死亡。[2]

新冠肺炎进展中,细胞因子风暴的出现没有绝对规律,难以预判、监测,目前还缺乏有效治疗手段。

所以,在传染病防护这件事情上,不论概率多低,都应谨慎、谨慎再谨慎,防护的价值是巨大的。

这正迎合了那句话:时代的一粒灰,落在我们身上就是一座山。

概率论中的一个点,落在我们身上就是生或死。

参考资料:

[1].TED.如何做出更优选择?

[2].张艳丽,蒋澄宇.细胞因子风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主宰生命之手.生命科学.第27卷第5期.年5月

推荐阅读:

新冠肺炎抗病毒药最新消息:克立芝、阿比多尔「未发现有效」,警惕磷酸氯喹不良反应

新冠病毒将如何进化为人类社会常客?

新冠病毒啃噬肺脏?用谣言科普只会带来更多谣言

张小乙




转载请注明:http://www.naoznz.com/jxfyzz/5683.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