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调理
人类呼吸系统的生理功能,一般在30岁以后便随着年龄增加而趋向衰退,60岁以后衰退速度更为显著。老年人慢性肺部疾病的发病率、病死率随着老龄化而增高,这些现象都与呼吸系统老化有关。
老年患者由于年龄大、病情重,对治疗极易产生抵触情绪,或产生烦躁、紧张、孤独感。因而需给患者以正确的引导.注意与患者之间的语言交流,并从生活上给予充分照顾,使他们对自身疾病有正确的认识.消除其不良情绪,从而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
保健疗法
1.运动保健
运动疗法的原则∶每周最好运动2次以上。重症患者应注意控制恐惧状态.宜先从低运动强度开始,逐渐增加负荷,注意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项目,贵在坚持。运动项目有慢跑、散步、打太极拳、做呼吸操等。
2.按摩或自我按摩
(1)防感冒按摩是一种简便的自我按摩方法。其按摩部位、手法和重复次数可因人而异。在相应穴位上按摩还可提高效果,防感冒按摩的手法主要在于改善头面部和鼻部的淋巴和血液循环,提高局部抗病能力。按摩手法有∶
1)按揉迎香穴∶迎香穴属于手阳明大肠经,位于鼻翼外缘沟.即鼻翼外5分处,主治鼻塞、多涕等。用两手中指指腹紧按揉迎香穴.做顺、逆时针方向按摩各16~32次。得气感为局部酸胀明显,并向鼻梁部放散。按摩后常很快感觉呼吸通顺。
2)擦鼻两侧∶鼻是呼吸道的第一道防线,起洁净、湿润和加温的作用。擦鼻有助于改善鼻部的血液循环,提高鼻道防御功能。两手拇指根部掌面的大鱼际肌或两侧下擦至迎香穴。可两手同时,也可一上一下进行。各擦16~32次。注意摩擦时用力要适中,过重可使鼻黏膜充血明显,反而加重鼻塞症状;过轻则无效。一般摩擦后感局部微热,呼吸通畅。
3)按太渊穴∶太渊穴属于手太阴肺经的原穴.位于腕桡侧横纹头,即桡侧腕屈肌腱的外侧拇长展肌腱的内侧.应避开桡动脉。用拇指指腹紧按穴位做顺、逆时针方向的按摩各16~32次,左、右侧交替进行。得气感为酸、胀、麻,沿经络向上、下放射。
4)浴面拉耳∶主要为摩擦脸面和耳部。脸面部血液循环的改善,可进一步加强鼻道的防御功能。耳为经络的总汇所在.耳垂相当于头面部器官的投影所在.按摩、刺激该部位有助于改善和调节头面部器官的功能,有防感冒效果。方法∶掌互搓致热、紧贴额前发际,自上向下擦至下颌部,然后沿下颌分擦至两耳.用拇、示指夹住耳垂部.轻轻向外拉.2~3次,再沿耳向上擦至两侧题部,回至前额部,重复16次。最后两手掌窝成杯状,掩盖鼻孔,呼吸10次。行上述治疗后,常感脸面和耳垂发热或发红.有舒适感。
5)捏风池穴∶风池属足少阳胆经,位于枕骨下发际.胸锁乳突肌和斜方肌止点之间的凹陷处。用两拇指指腹紧按该穴.其他各指分别置于头顶部.做顺、逆时针方向按摩各16次.或用一手的拇、示指分别按两侧的风池穴.作按捏16次。得气感为局部酸、胀、热明显.并向下方放散。然后,用手掌在颈项部做左右按摩16次。
3.姿态护理
(1)冷水洗脸。先从温热水和夏季开始.以后逐渐降低水温并坚持至秋、冬、春季。习惯后.还可增加冷水擦上胸和颈项、上背部.常能提高机体对寒冷的适应性,提高抗感冒能力。若和防感冒按摩同时进行,常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2)食醋熏蒸。在感冒流行期间,室内应用食醋50~克,隔水煮蒸并紧闭门窗半小时,对预防感冒有利。
(3)盐水漱口。喉咙肿痛的感冒.最初是喉咙发痒.这时马上用浓盐水漱口,每隔10分钟漱一次口便有效。
(4)祛除寒气。当背部感到一阵阵寒气时,往往是感冒的预兆,可穿件厚背心,或用暖壶放在背上,静坐20~30分钟,直到身上出微汗。
4.功能锻炼护理
适当的呼吸运动锻炼∶研究证明,适当的运动,如打太极拳、跑步、步行、散步及跳舞等运动能改善呼吸系统的功能,尤其能改善肺活量的减低。肺活量改善.可使全身的含氧量增加∶氧气充足,就可使人的精神饱满,记忆力增强,工作效率高。但运动量要因人而异,要适度。一般而言,是通过一定强度的运动锻炼后,自我感觉良好,休息10分钟后,运动后增快的心率能恢复到运动前的水平。呼吸保健操和耐受锻炼对改善呼吸系统的功能也是十分有益的。其具体作法是∶
(1)腹式呼吸。吸气时腹部突出,呼气时腹肌收回,开始练习时可一手放在胸部,一手放在腹部。当吸气时放在腹部之手随呼吸上下移动,而胸部之手不动。待逐步掌握腹式呼吸后,手可离去。亦可用双手压迫腹部随呼吸加以练习。
(2)压胸呼吸。两臂上举吸气.两手叉腰,大拇指朝后,其余四指压住侧肋骨底部,躯干前倾呼气。或两臂上举吸气,双手向下,躯干前倾呼气。
(3)内养功。取坐位或卧位,下颌部稍向下收,两眼微闭,思想集中,排除杂念,自然呼气加腹式呼吸,有意识地放慢呼吸频率。
5.其他疗法
(1)针刺疗法。临床上选穴多以手太阴、阳明经穴为主.根据病情之虚实分别用补、泻之法。常取肺俞、太渊、尺泽、鱼际、曲池、大椎、膏肓、太溪、脾俞、经渠等穴,酌情选用3~4穴,每日1次。
风热犯肺型,一般选大椎、曲池、合谷、鱼际、外关以宣肺清热.用泻法;肺胃热盛型,一般选太渊、肺俞、合谷、上巨虚、鱼际等穴,用泻法;邪陷心包者,一般选百会、人中、十宣、曲泽、委中、阳陵泉,用泻法;气阴两虚者,可选肺俞、脾俞、曲池、合谷等穴,用补法;邪陷正脱者.急取神阙、关元艾灸以回阳救逆,酌取人中、十宣以开窍苏厥。
(2)耳针疗法。可选肺、神门、气管、肝、皮质下、心、肾上腺等,用中等刺激.留针10~20分钟,隔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并可用王不留行籽压贴耳穴。
(3)穴位注射疗法。选肺俞(双)、大椎、曲池、风门、定喘,或颈7至胸6夹脊穴。采用注射用水或维生素B.注射液,每次取穴2~3个,注射药物2~3毫升(大椎穴及夹脊穴1毫升),每日2次.连续7天,待体温正常、情况改善后,改为每日1次,直到症状、体征消失,血常规恢复正常,X线复查肺部炎性阴影消散为止。如果治疗时间较长,中途也不能间断,直至注射到彻底痊愈。
家庭治疗原则及自我管理
(1)预防感冒∶注意气候的变化,及时增减衣被。流感流行时,应避免和患者接触,也不要去公共场所。若无法避免时.可以麻油涂鼻孔中,同时用纸捻探鼻腔取嚏,以排除病邪。对于体质太虚或超高龄老人无力锻炼而又经常感冒者,可服用人参、黄芪或玉屏风散,或肌注黄芪注射液。但预防感冒的关键在于锻炼身体、延缓衰老,提高机体的免疫力。
(2)促进有效排痰,清洁口腔∶卧床患者定期进行深呼吸,同时协助他们翻身、拍背,将无效咳嗽变为有效咳嗽。嘱患者将痰分两次咳出,先行5~6次深呼吸,再深吸气后保持张口,然后浅咳几下将痰咳至咽喉,再迅速将痰咳出。若分泌物黏稠,可使用超声物化吸痰。要注意保持患者的口腔清洁,防止口腔黏膜糜烂或真菌感染。每日可用过氧化氢或清水清洗口腔2~3次。
尤其是老年人呼吸肌无力,或有呼吸道感染,痰黏稠不易咯出,易导致呼吸道不畅,加重气短或呼吸困难。最好的祛痰方法是多饮水.老人由于害怕夜尿多而不敢饮水,使痰液黏稠,不易咳出。应鼓励老人多饮水(上午多饮,下午少饮,晚上不饮,可防止夜尿过多,妨碍睡眠)。其次可选用祛痰药如中药桔梗、远志、半夏、竹沥等.从而使痰液变稀,支气管痉挛解除,痰易于咳出。除非咳嗽太重,影响休息,一般不宜服用止咳药。
细致的护理、翻身、拍背,找到合适的卧位,每日行体位引流排痰.甚至用导管刺激咽喉促咳.有利于将痰咯出或吸出,这些都是十分重要的。为避免上消化道食物等吸入气管,最好进食勿饱,睡前勿进食,取头高右侧卧位,吞咽功能不全,进食发呛的老人,为免进食呛入气管,需要时下胃管鼻饲。
(3)帮助并指导戒烟∶科学研究证实.烟草燃烧时产生的烟雾中含有害成分达0多种,其中对人体健康危害最严重的有20余种。这些有害物质反复刺激气管黏膜,使黏膜充血,分泌物增加,引起咳嗽和咳痰,破坏呼吸道的纤毛和黏膜,使呼吸道的防卫功能受到损害。另外,由于烟雾的毒害,使体内一些具有免疫功能的细胞,如淋巴细胞、吞噬细胞受到严重伤害,致使免疫功能降低。
(4)注意居室环境∶病房应保持清洁无异味。室内每天应通风2次,每次在15~30分钟,同时注意患者的保暖。亲属探视时应严格执行探视制度,以免造成交叉感染。
(5)加强营养∶老年肺炎患者由于发热、胸痛等原因,多数有食欲不佳,营养不良的症状,患者迅速消瘦,抵抗力明显降低,应嘱患者多食富有营养和热量的食物,少食脂肪性食物。进食时应尽量采用坐位。
(6)对于肺炎儿童的生活,应该首先保证充分休息与睡眠∶各项检查处置应集中进行,避免过多哭闹,以减少耗氧量和减轻心脏负担。要加强皮肤及口腔护理,尤其是汗多的患儿要及时更换潮湿的衣服,并用热毛巾把汗液擦干,这对皮肤散热及抵抗病菌有好处。对痰多的患儿应尽量让痰液咳出,防止痰液排出不畅而影响肺炎的康复。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家长应经常将患儿抱起,轻轻拍打背部,卧床不起的患儿应勤翻身,这样既可防止肺部淤血,也可使痰液容易咳出,有助于康复。患儿的衣物、被褥不要太厚,过热会使患儿烦躁,导致呼吸急促,加重呼吸困难。如出现呼吸急促,可用枕头将背部垫高,以利于呼吸畅通。要及时清除患儿鼻痂及鼻腔内的分泌物,有痰液妨碍患儿呼吸时要让患儿咳出痰液,不会咳的要吸出痰液,以保持呼吸道通畅。
肺炎儿童的居家环境,要保持安静、整洁,保证患儿休息。工作中常见到在患儿的身边总是围着许多的长辈亲朋,这样一方面由于人多吵闹,不利于患儿休息;同时人多,呼出的二氧化碳积聚在内.污浊的空气不利于肺炎的康复。因此,室内人员不要太多,探视者逗留时间不要太长。禁止在患儿室内吸烟。要勤开窗户,使室内空气流通.阳光充足,可减少空气中的致病细菌数量,而且阳光中的紫外线还有杀菌作用。但应避免穿堂风,这样有利于肺炎的恢复。
(本文摘自呼吸病中医保健,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肺炎咳喘就看参贝北瓜膏!
参贝北瓜膏可有效治疗中老年人呼吸道疾病,预防肺炎的发生,提高自身免疫力!是冬季治疗咳喘的利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