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小雪丨冬天是什么味儿的附赠养生全攻

  11月22日,我们迎来了第二十个节气——小雪。

  这个时节,我国大部分地区已经或正在入冬。要知道,从气候学上讲,平均气温连续5天低于10摄氏度才算作冬季。因此,南方很多地方离冬天还很远呢。

  但是即将到来的一股冷空气,将影响长江以北的大部分地区,也将使南方很多地方离冬天更近了。冷空气会给内蒙古东北部、东北地区中北部等地方带来小到中雪,更会一扫华北地区的雾霾,还给人们一片蓝天和清新的空气。

  对很多中国人来说,节气是有味道的。随着经济发展,越来越多的人离开故乡生活,但故乡在它的儿女身上最深刻的烙印就是味觉记忆。你的冬天是什么味儿的?

也许北方很多人会觉得,冬天是一股煤炉子的味儿。烧煤采暖,农村地区还要烧煤做饭,是北方大部分地区的状况。冬天的空气里总弥散着各家各户小烟囱汇集起来的煤烟味儿。到了这几年,煤烟味儿少了,雾霾却多了。

让人略感欣慰的是,这个秋冬季,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的空气质量总体还算不错,尚未遭遇去年那样长时间、大范围的重污染天气。不少人都说,真的感觉到今年冬天的空气比去年好了不少,提前买下的空气净化器、囤好的口罩都还没派上用场呢。

这个好现象是人努力和天帮忙共同作用的结果。为了换回蓝天,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做出了前所未有的治理措施——多万户进行煤改气、煤改电,淘汰了4万多台燃煤小锅炉,整治了数万家“散乱污”企业,严格管理重型柴油车,制定了更加细致的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措施,实现“一厂一策”……

当然,老天爷帮忙也不容忽视。截至目前,这个冬季的气象条件还是比较有利的,静稳天气少,真正的考验还在后面。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战的各项措施还须不打折扣地贯彻落实下去。

跟鼻子闻到的味儿不同,舌尖上的味道能带给人们满心欢喜。人不分南北,一到各个节气,都关心吃点什么时令吃食,仿佛这样更有仪式感地进入一个新节气,才对得住辛苦忙碌的自己。

冬天也许是甜的——糖炒栗子、冰糖葫芦、烤红薯、冻梨、柿饼……这都是冬天的馈赠。这些食物并不是冬天才能有,但是只有在寒冷的冬天吃,热乎乎的糖炒栗子、烤红薯才能更好熨帖心灵,冰糖葫芦的糖才能那么嘎嘣脆,冻梨柿饼才能有它独特的风味儿……

冬天更是咸的——受千百年来饮食习惯的影响,在中国人的日常饮食中,甜味儿毕竟是少见的,更多见的还是咸味儿,说白了就是一个字——腌。

素的,有各式各样的咸菜泡菜。东北人民用大白菜加上红红的辣椒和盐巴做泡菜,用来拌饭、做泡菜饼、泡菜汤都是极好的;或者干脆是“翠花上酸菜”,那可能就是一盆热乎又下饭的酸菜白肉。其他地方各种腌萝卜、芥菜、雪里蕻更是花样多。

荤的也不少,腊肉、腊肠、熏鱼等不一而足。以腊肉为例,这是湖北、四川、湖南、江西、贵州、陕西等地的特产,已有几千年的历史。据说,每逢冬腊月,即“小雪”至“立春”前,家家户户杀猪宰羊,除留够过年用的鲜肉外,其余趁鲜用食盐,配以一定比例的花椒、大茴、八角、桂皮、丁香等香料,腌入缸中。七至十五天后,进行加工制作,选用柏树枝、甘蔗皮、椿树皮或柴草火慢慢熏烤,然后挂起来用烟火慢慢熏干而成。

小雪·养生

几千年来,冬天的颜色一直是素白寡寒的,犹如唐朝诗人徐铉的几句诗,总是那么苍古凛冽:“篱菊尽来低覆水,塞鸿飞去远连霞。寂寥小雪闲中过,斑驳轻霜鬓上加。”

1.防寒保暖,要做好

要做好御寒保暖,防止感冒的发生。从这个节气开始,天气虽冷却还没到严冬,但仍要注意戴帽子、围巾,免受风寒。

2.早睡晚起,睡前泡脚

起居要做到早睡晚起,不要熬夜。小雪节气要增强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力和抗寒能力。每天晚上要在10点上床,最好用热水泡泡脚,并按摩足底。

3.想健康,多喝汤

冬季进补正是时候,通过合理的饮食、适当的运动,以达到保养精气、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目的。人们常说,药补不如食补,食补的方式有很多,而其中汤补可谓是“食补之首”。

4.勤运动,不懒惰

适当的户外活动,能促进身体血液循环,提高机体抗病免疫力。要预防感冒就要走向大自然,积极运动,强健体质。对有晨练习惯的老年人来说,最好将锻炼安排在日出后或者午后。

小雪·吃食

中医讲,冬应肾而养藏。小雪节气正是补肾的好时机。比如栗子山药牛骨汤——牛骨提气,栗子、山药则是补肾的好食材。汤水鲜香,栗子、山药软糯可口。

小雪节气,宜吃的温补食品有羊肉、牛肉、鸡肉等;宜吃的益肾食品有腰果、芡实、山药、栗子、白果、核桃等;多吃黑色食品如黑木耳、黑芝麻、黑豆等也有益于健康。

小雪·防抑郁

“愁人正在书窗下,一片飞来一片寒”,小雪时节,天气时常是阴冷晦暗,为抑郁症的高发季,要及时调整心情,保持乐观的心态。

1.多吃含叶酸的蔬果

要常食菠菜、猕猴桃、牡蛎、橘子、黄豆和深绿色的蔬菜,因为这些食物中都含有叶酸,可以帮助抵抗抑郁。

2.多晒太阳

冬日的阳光有种毛茸茸的感觉,令人感觉温暖而幸福。

3.多听音乐

欢快的音乐总是给人好心情,带来正能量。

4.喝茶养生

冬天喝热茶,既有养生之功,又能放松情绪。

小雪·茶饮

“寒灯新茗月同煎,浅瓯吹雪试新茶”,常言“酒分量饮”已众所周知,小雪时节“茶分时饮”也应当在意。从人的气血运行角度来说,从立冬到冬至这段时间,一阴剥阳气血最弱,宜温养忌寒凉,所以,性至苦寒的绿茶及其他轻发酵茶还是不饮为佳。待到冬至一阳来复时,倒是可以开始喝绿茶了。

1.蜂蜜柠檬茶

新鲜蜂蜜能起到滋润和营养作用,使皮肤细腻、光滑、富有弹性,还可以提高免疫力,有促进长寿、改善睡眠、保肝等作用。柠檬酸不仅能促进胃液分泌,帮助消化,而且能中和碱性,可防止色素沉着,有益于皮肤白皙。

2.红茶

红茶属于暖性茶,冬季喝暖胃养胃,蜂蜜柠檬红茶性味甘、酸、平,有生津健脾、化痰止咳的功效。可用于治疗伤风感冒、咳嗽多痰,慢性咽炎、支气管炎,以及口干舌燥等病症。

3.枸杞红枣茶

红枣性温味甘,补中益气,养血安神。枸杞性味甘平,滋补肝肾,养肝明目,消除疲劳。两者放在一起,不但美味营养,还可以提升人的好气色。需要注意的是,湿热重的人不宜食红枣,可以只泡枸杞,或将红枣改为红茶,也能起到益血抗疲劳的功效。红枣要去核,才不会太燥热,可常饮。

预防三种常见病

小雪节气前后,三类疾病的发病率较高。

第一类:是哮喘、肺炎、慢性支气管炎等呼吸道感染类疾病,这类疾病多与气温不稳定、忽冷忽热导致身体受凉有关。

第二类:是心血管类疾病,这类疾病多与气温骤降有关。

第三类:是腹泻。所以小雪节气要增强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力和抗寒能力。

养生食谱

1.黑芝麻红枣粥

制作原料:

粳米克、黑芝麻粉20克、枣(干)25克、白砂糖30克。

制作方法:

1.锅中加入约0毫升冷水,放入粳米和红枣,先用旺火烧沸,然后改用小火熬煮,待米粥烂熟;

2.调入黑芝麻粉及白糖,再稍煮片刻,即可盛起食用。

养生功效:

益肝补肾、养血润燥、能提高人体免疫功能。

2.枸杞肉丝

制作原料:

枸杞20克、瘦猪肉克、青笋20克、油、盐、砂糖、味精、绍酒、麻油、干淀粉、酱油适量。

制作方法:

1.瘦肉、青笋洗净切丝,拌入少量淀粉;

2.将肉丝、笋丝同时下锅翻炒,烹入绍酒,加入砂糖、酱油、食盐、味精搅匀,放入枸杞子翻炒致熟,淋上麻油即可。

养生功效:

滋阴补血,滋肝补肾。

3.鱼肉火锅

制作原料:

鱼肉克、冻豆腐3块、白菜适量、冬菇5个、鸡汤5碗、当归30克切薄片、盐适量。

制作方法:

1.先将白菜斜切成片,香菇泡软洗净切丝,鱼肉切成薄片,冻豆腐切成小块,再将鸡汤放入火锅内,并将切好的当归片全部放入火锅内;

2.用大火煮开后,再用文火煮20分钟,使当归的药效成分煮出来;

3.加适量盐、味精等调味,然后再将鱼片、豆腐、白菜、香菇等下锅,煮开即可食用。

养生功效:

活血御寒,温暖身体,改善容颜。

4.黑豆羊肉炖当归

制作原料:

羊肉(瘦)0克、黑豆克、当归10克、桂圆10克。

制作方法:

1.先将黑豆用2杯清水煮软,同时另一个锅煮已切薄片的羊肉,煮时要除去泡沫及肥油;

2.将黑豆及羊肉倒入炖盅内,加入当归,同时加入切碎的桂圆肉,隔水炖上3小时即可。

养生功效:

温补肾阳,还可以降低胆固醇。

5.桂圆牛肉汤

制作原料:

牛肉克、豌豆苗20克、黄芪10克、桂圆肉20克、盐3克、白酒2克。

制作方法:

1.牛肉切片,加水0克同煮,候滚,撤去泡沫及油;

2.加入黄芪及龙眼肉(桂圆),煮至水余下约克为止,下酒,盐调味,再加入豆苗,滚熟即成。

养生功效:

补心安神,益智增力。

6.百合鲫鱼汤

制作原料:

鲫鱼约0克、百合克、精盐、生油各适量。

制作方法:

1.百合在清水中浸泡半小时;

2.鲫鱼经油炸后,加开水、盐煮烂,汤滤清;

3.将鱼、百合、鱼汤放入沙锅中,再辅以精盐、生油各适量,旺火烧开,撇净浮沫,改用小火煮熟;

4.最后撒上胡椒粉,调好味即成。

养生功效:

滋补清降,提高免疫力。

来源:综合新华社、网络等

投稿信箱:sdzxgzh

.







































北京白癜风专科治疗医院
白殿疯病治疗方法



转载请注明:http://www.naoznz.com/jxfyzz/8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