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泻俗称拉肚子,中医认为,泄泻之本,无不由于脾胃。病多因感受外邪,如湿热、暑湿、寒湿之邪,情志所伤,忧思郁怒导致肝失疏泄,横逆犯脾而成泄泻,饮食不节,过食肥甘厚味,或进食不洁腐败之物。
腹泻的分型
腹泻在临床主要可分为湿热证、寒湿证、脾胃虚弱证和伤食证。
①湿热证(热泻),泄泻腹痛,泻下急迫,肛门灼热,泻下不爽,粪色黄褐而恶臭,甚至带黏液、脓血,烦热口渴,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濡数或滑数。
②寒湿证(寒泻),大便清稀如水样,腹痛肠鸣,脘闷食少,或兼见恶寒发热、鼻塞身痛,舌质淡苔白,脉沉细。
③脾胃虚弱证,大便时溏时泻,迁延反复,顽固不化,饮食减少,食后脘闷不舒,稍进油腻食物便次明显增多,面色萎黄,神疲倦怠,舌淡红,脉细弱。
④伤食证,泻下粪便臭如败卵,伴有不消化食物,腹痛,泻后痛减,脘腹痞满,嗳腐酸臭,不思饮食,舌苔厚腻,脉滑。
治疗选方
湿热性腹泻方用,热泻方加消炎药,止疼药,助消化药,止泻药,用陈醋或者庆大霉素打底。
寒湿性,寒泻方加助消化药,止泻药,消炎药,止疼药,用庆大霉素或者姜汁打底。
脾胃虚弱和伤食证用消化不良方加助消化药,消炎药,止疼药,止泻药,用陈醋打底。
选穴
神阙
关元
足三里
如果腹泻伴有呕吐症状可以在寒泻方或者热泻方内加消化不良方,加贴中脘。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