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云课堂丨小儿上呼吸道感染解读

西城青联“青春云课堂”

第9课开讲啦!

▲郭琰本期青春云课堂邀请区青联委员、医院副主任医师、内科党支部书记郭琰,通过幽默风趣的语言为我们解读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相关问题。干货满满,快来一起学习吧!

知识要点速读:

1.人体的呼吸系统由上呼吸道(鼻、咽、喉)、下呼吸道(气管、支气管)和肺组成。2.上呼吸道感染俗称“感冒”,是小儿最常见的疾病。它主要侵犯鼻、鼻咽和咽部,根据主要感染部位的不同可诊断为“急性鼻炎”、“急性咽炎”、“急性扁桃体炎”等。3.上呼吸道感染常见的病原是病毒,病毒所致者占90%以上,亦可继发细菌感染。鼻病毒、冠状病毒占60%,还有流感、副流感、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等。4.上呼吸道感染要积极寻找感染部位及病原,不宜使用抗生素治疗,除非这种症状持续7-10天无改善或反而加重;或伴发热、白细胞增高、C反应蛋白增高等。5.反复呼吸道感染诊断标准: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常见原因:护理不当、入托初始、缺乏锻炼、迁移居地、被动吸烟、环境污染、微量元素缺乏、营养摄入不当、鼻咽部慢性病灶等。6.发热:是由于致热原的作用使体温调定点上移而引起的调节性体温升高。体温受许多因素(时间、季节、环境、月经等)的影响;因此判定是否发热,最好是和自己平时同样条件下的体温相比较。如体温超过39℃则可能引起头晕、惊厥、休克等。

☆一般体温超过38.5℃需要吃退烧药;

☆比较安全的退烧药: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阿司匹林、尼美舒利可能导致严重副作用,不能给小儿使用)☆物理降温方法:减少衣被、松解衣领、用温水擦洗颈部、腋窝下等大血管丰富的部位,温水指的是比当时体温低2-3℃的水。不推荐酒精擦浴,退热贴、冰袋效果有限。退热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舒适度。7.咳嗽:是机体的一种生理反射。从生理角度讲,咳嗽是气道防御和清除功能的体现,一个健康的10岁儿童,1天中可有10-30次咳嗽,多发生在白天。轻度急性咳嗽、慢性咳嗽,尤其在未明确病因前不主张使用镇咳药。镇咳药用药建议:儿童一般应少用镇咳药,多痰、喘息或肺淤血患儿应禁用;少数剧烈咳嗽或伴有胸痛和张力性气胸的患儿,可给予镇咳。8.雾化器要求:0.5μm的微粒虽能达到下呼吸道,但在潮气呼吸时,90%药雾微粒又可随呼气排出于体外;5μm的微粒,则绝大多数被截留在口咽部,最终经吞咽进入体内;能够雾化出直径1-5μm的药雾微粒最为适宜。9.流感:传染源是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潜伏期1-4天(平均2天);发病前24-48小时的潜伏期具有传染性,发病后24小时内达到高峰;流感症状消除后,成人一般持续排毒3-8天,低龄儿童发病时排毒量与成人相同,但排毒时间更长(1-3周),也具有传染性。10.流感的判断:在流行的季节、与患者有密切接触、出现了流感症状。11.流感重症的判断:呼吸困难和/或呼吸频率增快:5岁以上儿童>30次/分;1-5岁>40次/分;2-12月龄>50次/分;新生儿-2月龄>60次/分。神志改变,反应迟钝、嗜睡、躁动、惊厥等;严重呕吐、腹泻,出现脱水表现;少尿;合并肺炎。12.流感的治疗:☆早期(发病48小时以内)抗病毒治疗:奥司他韦口服,帕拉米韦静点;☆对症治疗:退热,液体及营养支持;☆抗生素:对病毒无效,继发细菌感染的患儿要合理使用。13.流感疫苗:6月龄以上建议每年接种疫苗,孕期及哺乳期也可安全接种。接种时机:接种2-4周后产生保护水平抗体,6-8个月后开始衰减。信息来源:统战部

往期精彩

一图读懂

年北京市一至四星志愿者申报流程

“青年大学习”第十季第九期来啦!

年起,这些新规将影响你我生活!

开讲啦!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naoznz.com/xefyzl/55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