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83岁的陈奶奶在家中走路时,不慎摔倒,怎么站也站不起来,随即感觉到右边大腿根疼痛难忍,幸好被家人及时发现送到当地卫生院,行X线检查发现“股骨颈骨折”,为求进一步治疗来我院骨三科进行就诊。
骨三科医生李赛为其完善检查后确诊其为“右股骨颈合并小转子间骨折”,高龄骨折对于老人来说,十分棘手,特别是老人又患有多年的慢阻肺、高血压,一旦采取保守治疗,老人不可能再站起来,还会引发褥疮、肺炎等严重的并发症。选择手术,考虑到患者的高龄、慢性病史和两种骨折的合并,每一项都是需要突破的难题。
是手术还是保守治疗?
李赛召集了科内讨论,并邀请呼吸科王因仲主任、心内科孙全力主任、麻醉科张文选主任进行多科联合会诊,刘炳寅主任主持,在综合评估分析患者的病情后,最终决定为其实施手术。
手术是选择髓内钉内固定还是人工股骨头置换?
在综合患者年龄及内科基础病的前提下,最终制定了更适合患者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手术?86岁了还可以手术吗?能承受得了吗?”
面对患者家属的疑虑,李赛没有强辩,而是向他们分享了以往高龄患者成功手术的案例,特别是为岁骨折老人手术的案例,成功打消了打消了患者的疑虑。
为缩短手术时间,保证手术效果,骨三科主任刘炳寅亲自主刀,李赛协助,在麻醉科及手术室医护团队的通力合作下,顺利为陈奶奶实施了“股骨头置换术”。术后患者病情稳定,可扶双拐下床活动。患者家属激动不已“真没想到,俺妈那么快就站起来了,这比我们预想的效果好太多了。”
骨三科主任刘炳寅表示,股骨颈骨折和转子间骨折都是老年人常见病,一种严重的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致死、致残率高,不少学者将其称为“人生最后一次骨折”。对老年人危害巨大,所以刘主任提醒广大朋友,当老人摔跤骨折后,一定要医院接受诊治,切勿耽误最佳治疗时机。
温馨提示
老年人一般腿脚不方便,在行走中容易跌倒,而且大多数老年人骨质疏松,摔倒碰撞后都可能造成骨折,那预防骨折,老年人到底该怎么做呢?
1、及时补钙:
平时要注意钙的补充。以食补为主,药补为辅。钙质丰富的食物有牛奶、酸奶、黄豆、豆腐、虾皮、小鱼、瘦肉、芝麻、海带、绿叶蔬菜等。同时,还要补充胶原蛋白,它不仅能黏附钙质,还能提高骨骼的韧性和修复软骨。
2、增加户外活动
户外活动可以接触更多的阳光、阳光可以促进钙磷代谢,促使体内合成更多的维生素D,以促进肠道钙吸收能力,从而预防骨质疏松。老年人可以选择一些能够舒展关节、加强平衡性的运动,如扩胸、伸屈脊柱、散步、慢跑、打太极拳、做广播体操等。但路面湿滑时,应减少外出活动。
3、量力而行
尽量不要长久弯曲身体进行工作,注意腰背挺直。不宜做的体力活儿不要勉强做。看护孙辈,切忌追逐孩子,这动作最易跌跤。
4、积极治疗原发病:
有些疾病如脑血管疾病后遗症、下肢肌肉骨与关节的病变以及发作性昏厥、眩晕症等,均会使老年人步态不稳,随时可能发生跌倒而骨折,应积极治疗这些常见老年病,尤其是脑血管病及心血管病。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