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项举措
助推健康建设
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是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哮喘等为代表的一系列疾病。随着城市化和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以下简称“慢阻肺”)在≧40岁人群中的患病率呈上升趋势,慢阻肺具有高患病率、高致残率、高病死率和高疾病负担的特点,患病周期长、反复急性加重、有多种合并症,严重影响中老年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在全区范围筛查慢性呼吸系统疾病防治势在必行。
居民健康意识逐渐增强
40岁及以上人群肺功能检查纳入常规体检内容是健康中国慢性呼吸系统疾病防治行动的重要举措。截止目前,辖区内17家基层医疗机构均已配备肺功能仪,推行高危人群首诊检查肺功能,做到早筛查、早预防、早诊治。
注意预防诱发因素
感冒是慢阻肺等慢性病呼吸系统疾病发生的主要诱因,为推动慢性病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糖尿病患者、老年人等高危人群接种流感疫苗和肺炎球菌疫苗。通过人员摸排、方案制定及业务培训。我区于10月12日正式开始流感疫苗和肺炎球菌疫苗接种工作。截止目前共接种流感疫苗剂,肺炎疫苗剂,圆满完成接种工作。
加强生活方式干预
吸烟是慢阻肺发病的首要危害因素,戒烟可改善肺功能、降低发病率。近年以来我局积极倡导重要公共场所全面禁烟。开展对重要公共场所、窗口单位及卫生院禁烟情况进行控烟暗访,共督查了53家单位;同时,加大对医疗卫生机构的控烟督查,充分发挥医疗卫生机构及医务人员的示范引领作用。积极发动区级机关部门(单位)创建无烟党政机关,加大控烟宣传和健康教育工作力度。
加强队伍建设
提升基层能力
截止目前,辖区内17家基层医疗机构均已配备合格肺功能技师。年12月8日开展基层慢性呼吸系统疾病防治工作骨干培训会议。为基层培养慢性呼吸系统疾病防治人才队伍,提升基层服务能力。
逐步完善慢性呼吸
系统疾病防治体系
将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纳入慢病随访管理,建立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筛查、随访、诊疗的管理机制,为慢阻肺高危人群和患者提供筛查干预、诊断、治疗、随访管理、功能康复等全程防治管理服务,提高基层慢阻肺的早诊早治率和规范化管理率。
来源:越城区卫生健康局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