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种长白猪原种母猪30斤小猪原种长白

 近年来,以多种病毒、细菌混合感染而发的猪呼吸道疾病综合征造成猪群高死亡、高淘汰,经济损失重大,养猪市场也随之巨幅振荡。年冬天以来的病毒性腹泻也给众多规模化猪场“当头一棒”。因而,很多同行认为:“我国养猪行业当前的首要问题是提高猪群的成活率”。      养猪的最终目的是为了盈利,故按照疾病对猪场经济效益影响的大小对其进行分类具有重要的意义。从疫病经济学的角度看,高死亡率的疫病的经济效益损耗一般较高,但低死亡率疾病的经济效益损耗可能更大。      而一些猪场甚至规模化猪场在日常管理中往往忽略了对猪场经济损耗巨大的慢性经济消耗性疾病的防控,从而延长了猪只上市时间,增加了生长成本,经济效益也大打折扣。现以生长育肥阶段为例,简单介绍影响猪场经济损耗的主要慢性疾病。      1生长阶段主要经济损耗性疾病      1.1支原体肺炎      支原体肺炎在临床上具有流行范围广、感染率高、慢性病例症状不典型、经济损耗大等特点。可感染各阶段猪只。主要症状为咳嗽、气喘,特征性病变为肺尖叶、心叶、膈叶尖端及中间叶呈现肉样或肝样病变。临床上多为慢性病例,故国际上通常以屠宰场检验的方法来确定猪群支原体肺炎的发病状况以及经济影响。虽然很多猪场已经意识到支原体肺炎对保育猪呼吸系统疾病的影响,但对生长育肥阶段慢性支原体肺炎的潜在经济损耗缺乏认识,笔者在屠宰场检疫过程中发现,我国多数猪场支原体肺炎的实变程度为10%~20%,潜在经济损失巨大。据Straw等[1]报道:在24项不同的研究中感染支原体肺炎的猪日增重降低了2.8%~44.1%。因肺炎支原体有免疫逃避现象,除免疫预防外,药物防控成为不可或缺的措施。      1.2萎缩性鼻炎      萎缩性鼻炎可分为非进行性萎缩性鼻炎与进行性萎缩性鼻炎。主要由产毒素型巴氏杆菌与波氏杆菌感染所致。典型的萎缩性鼻炎的临床表现主要为打喷嚏,鼻子歪曲、变短,流鼻血,有泪斑等。随着规模化猪场猪舍环境的改变,广谱抗生素的普遍使用及疫苗的应用,具有典型临床症状的病例南方规模化猪场发生率较低,故近年来养殖同行对该病的危害普遍缺乏认识。国际上,通常利用屠宰场评定猪只鼻甲骨萎缩程度的大小来评判萎缩性鼻炎对猪场的经济损失。从笔者近年来对国内多个规模化猪场的屠宰场鼻甲骨评分结果来看,国内规模化猪场上市猪只约50%鼻甲骨有不同程度的萎缩(评分在2级以上),约10%的猪只鼻甲骨萎缩严重(评分大于4级),均缺乏典型临床症状,但严重影响猪只生长速度与饲料转化率(对经济效益影响范围为3%~17%[2]),故应该引起充分的重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naoznz.com/xemxyy/9422.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