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无风雨也无晴没有太阳的心情 http://www.zgbdf.net/baidianfengjiankangzixun/gedijiankang/m/5641.html本文纯属科普,死心塌地热爱中医的读者勿看,掉粉都掉怕了,每篇文章出来都得掉一批。这段看新闻,全国组织了80多种中药临床试验,我的我的小伙伴惊呆了,中医能治肺炎吗?年轻时候还真研究过中医,据我所知,在中国历史上,非婴儿死亡率最高的就是肺炎,古称“痨病”“肺痿”“肺痈”。古代没啥检测手段,细菌性肺炎和病毒性肺炎傻傻分不清,反正只要咳嗽的无药可治,都是一样的病。抗生素没出现之前,所有传统医学都搞不定细菌性肺炎,中医也不例外。至于病毒性疾病,现代医学能治疗的屈指可数,古时候就想都别想了。不过病毒的杀伤力不如细菌,病毒感染多数都可自愈。《伤寒论》中多种药方“治愈”的多为病毒性肺炎,或者是严重的呼吸道感染。这些方子产生过效果,但并非真正治愈,而是通过降低患者的过激免疫反应,让免疫系统自己疗伤。如果患者身体比较好,肺病可能就好了。患者免疫力不给力,就算把药方全换一遍,患者还是得挂。病毒性肺炎本身不会要命,死亡患者多半都有其他并发症,另外一部分是免疫过激,死于自己的免疫系统。古方治疗的核心是发汗,中医认为发汗能把火带出来,病人就好了。可能是出汗降低了体温,退烧有利于免疫系统清除病毒,所以能够恢复,不过要是细菌性肺炎,退了烧也白瞎。最终中医给出结论,一人一方,治好是医生牛,治不好是你的命。要说也没啥错,治不好确实赖患者自己身体不好,赖不到医生,毕竟古代最神的医生也没法判断是细菌还是病毒感染了肺部。要说中医对肺炎一无是处,这不公道。特定的药方或许对免疫系统有帮助,患者也说不定能够自愈。一个巨大的问题出现了,什么是特定的药方?怎么就说不定呢?要是治好就吹牛皮,治不好就是命运的错,有点忒不讲究,能不能确定一下呢?实在抱歉,确定不了,因为中医压根没有确定的基因。相信这个答案很多人会表示反对,但读完这篇文章,或许可以有些改变。人类的一切知识都遵循逻辑,尽管很多人说中国人缺乏逻辑,但不代表没有逻辑,中式逻辑和现代科学遵循的不是同一种逻辑。正常人都会思考事物的发展规律,只要一动脑子,就会使用形式逻辑。形式逻辑分成两种:归纳逻辑和演绎逻辑。通过归纳逻辑找到的规律是归纳知识,通过演绎逻辑发现的结论是演绎知识。归纳逻辑是人生而具备的能力,全世界古代医学都在使用归纳逻辑。通过直接观察总结事物发展规律,再通过规律解释其他事物,就是使用归纳逻辑得出的归纳知识。举个栗子:有诗云:雄鸡一唱天下白。意思是公鸡一叫,太阳就出来了。现实确实如此,天不亮公鸡就叫,叫完天就亮。人民群众经过上千年的观察,确定了公鸡司晨,号令太阳。是不是有点夸大?再来一个栗子:用肉眼观察,太阳总从东方升起,西方落下,围着平台的大地划了个大圆弧。观察几万年无一例外,最终得出结论,太阳围着地球转。但再想想,地是平的,太阳不能晚上从地下钻过去吧?于是猜想有一只乌鸦天天晚上背着太阳从海里游过去。乌鸦会游泳,这脑洞也是没谁了,祖先的想象力值得钦佩。能觉得荒诞可笑吗?不能!!!祖先的观测手段有限,这样的结论就是极大进步。演绎逻辑未出现之前,归纳逻辑产生了当时看起来最完美的知识。人类现有的知识,全部建立在祖先归纳的知识之上。没有这些看似荒诞的知识,也不可能有今天我们认为正确的知识。不能嘲笑古代人愚昧,也不能把祖先留下的知识视为圭臬。古代人观察不到细菌、病毒、寄生虫,对所有病症只能观其外表。古人也没有设备研究分子的交互作用,只能用唾手可得的草根树皮试试疗效。经过千百年的磨砺,古代医生积累了很多归纳知识,为了让这些知识具有统一性,古人又将阴阳五行融入医学,最终形成了所谓的中医。但要注意,归纳知识并不准确,只是一种可能性。比如观察了一万只天鹅,都是白色的,可以得出“所有天鹅都是白色”的结论。但是,只要有一只黑天鹅出现,这个原以为千真万确的结论马上破产。如果碰到这种窘境,转而研究天鹅究竟有几种颜色,为什么会出现颜色差别,那就进入了演绎逻辑,有机会找到最为准确的知识。但很可惜,人们为了维护自己的威信,往往会抓住黑天鹅,把它杀掉,完后心满意足的再次宣布:“所有天鹅都是白色的。”更有甚者,会把所有看到黑天鹅的人都杀掉,这样“所有天鹅都是白色的”就成了暂时的事实。传统医学是典型的归纳知识,某个方子治好了某个病人,方子是对的。只要确定了方子是对的,遇到治不好的病例,要么是病人错了,要么就是药材的问题,绝不考虑方子出了问题。尤其是五行体系说的义正言辞,承认错了,有可能整个体系崩溃,所以无论如何也不能承认错误。中医到没有杀人灭口,可传统知识为了维护体系真没少杀人。在基督教的欧洲,最早宣称地球是圆形的思考者,多被灭了口,因为承认地圆说、承认日心说,经书里的真理就会崩溃。一直到实在掩盖不了真相,才勉为其难的承认。相信的人为了证明地球是圆的,开始尝试环绕地球航行,大航海时代就此开启。中医能治好一些病,这是事实,没必要否定。但归纳知识只有或然性,没有必然性,也就是说注定会有一些知识是错的。如果能够承认错误,用演绎逻辑去验证、修改错误,这些归纳知识就有机会沐火重生。如果一味的掩耳盗铃、自欺欺人,最终的命运只能是被淘汰。最后说一下演绎知识,演绎知识是用演绎逻辑推导出来的知识。例如,发现某种草药可以治愈某种病,如果出现治不好的病人,就要研究是错诊还是体质问题。在研究的过程中,诊疗的手段不断进步,对人体的了解也不断加深。排除所有错诊与特殊病例,才能确定草药对病症是否真正有效。随后不断抽离草药中的各种元素,最终确定草药中的某种元素对该病症有效,才算是得出准确结论。屠呦呦的青蒿素就是用演绎法找到的成果,虽然方子是中医的,但研究方法是“西式”的,这是三千年来唯一一个中西结合得出的成果,居然就获诺奖了。中医们来贴屠呦呦挺没劲的,正是屠呦呦敢于否定祖先的方法,用演绎法研究其中有效成分才有了进步。她的研究思路和方法,与传统医学方法没半毛钱关系。如果传统医学工作者都和屠呦呦一样敢于否定,或许还真能开出一片天地。要是抱残守缺,自欺欺人,那再给五千年时间发展,仍是死知识。(多数中西医生使用仍是归纳知识,演绎逻辑对研究者更重要。)全国开展了80多种中药治肺炎的临床试验,痊愈的患者为数不少,但能证明中医对病毒有效吗?所谓治好,或许是中药缓解了过激免疫反应,给患者恢复免疫力制造了机会,追根究底还是自愈。如果追问开方子的中医,他肯定也张口结舌,解释不了到底是那种成分杀死了病毒,可能是双黄连,也可能是连花清瘟,再或者是板蓝根?这样的结论不可能得到现代科学的认可,更不可能战胜病毒,只能让不愿思考的人们沉溺在传统文化的荒诞不经中沉睡不醒。管理后花园的花匠
转载请注明:http://www.naoznz.com/fyzmzl/42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