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11月份,泉州的气温逐渐下降,气候变化引起感冒、腹部受凉,以及各种感染导致的腹泻随之增多。
每年的秋冬季节是小儿腹泻的高发季节。其中,大多数患儿由轮状病毒感染所致,因多发生在秋冬季,通常称为“秋季腹泻”。患上秋季腹泻,不少孩子上吐下泻、发烧流涕,看得妈妈们心急又心疼。该如何预防秋泻?孩子患病,家长该如何护理?如何让孩子安然度过这个患病多发季?再一次考验到家长朋友。
秋冬季是秋泻高发期前不久,泉州1岁多的男孩铭铭(化名)出现频繁呕吐,拉水样便一天多达十几次,并发烧至38℃多。家人把孩医院,医生观察发现,铭铭吃什么吐什么,尿量少,精神状态不好,考虑中度脱水;通过大便化验检查,发现轮状病毒呈阳性。原来,铭铭得了秋季腹泻。
最近,好几例重症秋泻医院收治。“秋泻的季节性很强,一般9~11月是发病高峰期。不过,去年的高发期延迟到了12月至来年1月、2月。而今年这个时候,秋泻还未爆发流行,呈散发状态。目前,医院肠道门诊以及普通门诊就诊的腹泻患儿一天大约有几十个。”医院感染科副主任医师吴俊峰介绍,虽然秋泻还未进入高发期,但家长朋友不能放松警惕,须防患于未然。
据了解,小儿秋季腹泻多由轮状病毒感染所致,临床症状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量多、呈水样或蛋花样,伴有呕吐、发烧等症状。“秋季腹泻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播,食用不洁食物、不注意卫生,容易引起交叉感染。”吴医生提醒,预防秋泻,须注意饮食卫生、个人卫生,饭前便后要洗手,食具要消毒。若孩子患病,家长护理患儿前后都要认真洗手,防止出现交叉感染。
避免陷入护理误区秋泻高发季节,孩子一旦患病,家长又该如何处理呢?“一般来说,轻度腹泻患儿可口服补液盐对症治疗,严重腹泻、有脱水症医院诊治,必要时应住院或输液治疗。”吴医生介绍。
那么,如何辨别孩子的腹泻属于轻度还是重度?吴医生告诉家长朋友,主要观察孩子的精神状态、小便量。如果精神状态好,哭时有眼泪、口唇不是很干,小便也比较多,这样的腹泻是轻度的,此时可以在家观察患儿,并口服补液盐、益生菌,注意饮食调整。如果患儿频繁腹泻呕吐,口渴明显、尿量减少、烦躁不安、精神萎靡、嗜睡等,则属于重度腹泻,需及时送医治疗。
关于秋泻,不少家长或多或少了解了一些简单的护理方法,但还存在一些认识误区。
“孩子腹泻期间,一些家长认为要给孩子补充足量水分,便多喂白开水或盐水。这是错误的。”吴医生指出,腹泻时人体内的水和电解质会随大便和呕吐物一起排出体外,易出现脱水及电解质紊乱。正确的做法是,当患儿出现脱水症状,或轻、中度脱水时,要给他口服补液盐,补液盐可以补充钠、钾及体液,调节水及电解质的平衡。若家中没有补液盐,可以煮些稀米汤应急。
“滥用抗生素也是个问题。一些家长以为孩子腹泻是肠炎导致,便自行给孩子服用抗生素消炎。”吴医生强调,实际上小儿腹泻约一半以上为病毒所致,或者由于饮食不当引起。对这些原因引起的腹泻,抗菌药物不但无效,反而会杀死肠道中的正常菌群,引起菌群紊乱,加重腹泻。正确的做法是,医院做相关检查,确认病因,再对症用药。此外,不是所有的腹泻患儿都需要输液治疗,只有频繁呕吐,无法口服药物,出现重度脱水的,才需要输液治疗。
海都记者刘薇通讯员何毓慧
值班编辑丘天
刚刚发布!泉州最新最全的正规驾校及报名点信息在这里,转发收藏!